一、判斷題
( × )1、高速鋼刀具用于承受沖擊力較大的場合,常用于高速切削。
( √ )2、如果銑床主軸軸向竄動超過公差,那么銑削時會產(chǎn)生較大的振動。
( √ )3、子程序的第一個程序段為最后一個程序段必須用G00指令進行定位。
( √ )4、工件材料的強度,硬度超高,則刀具壽命越低。
( √ )5、目前數(shù)控裝置的脈沖當量(即每輸出一個脈沖后滑板的移動量)一般為0.01mm,高精度的數(shù)控系統(tǒng)可達0.001。
( × )6、精加工時,使用切削液的目的是降低切削溫度,起冷卻作用。
( × )7、在銑床上加工表面有硬皮的毛坯零件時,應采用逆銑切削。
( √ )8、用端銑方法銑平面,造成平面度誤差的主要原因是銑床主軸的軸線與進給方向不垂直。
( × )9、用端銑刀銑平面時,銑刀刀齒參差不齊,對銑出平面的平面度好壞沒有影響。
( × )10、在切削加工中,從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角度考慮,加大背吃刀量比加大進給量有利。
( × )11、產(chǎn)生加工硬化主要是由于刀尖圓弧半徑太大造成的。
( × )12、圓周銑削時的切削厚度是隨時變化的,而端銑時切削厚度不變。
( √ )13、一般在精加工時,對加工表面質(zhì)量要求高時,刀尖圓弧半徑宜取較小值。
( × )14、在立式銑床上銑削曲線輪廓時,立銑刀的直徑應大于工件上最小凹圓弧的直徑。
( √ )15、在輪廓銑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徑補償指令編程,刀補的建立與取消應在輪廓上進行,這樣的程序才能保證零件的加工精度。
( × )16、光柵尺是一種能夠間接檢測直線位移或面位移的伺服系統(tǒng)反饋元件。
( √ )17、盲孔鉸刀端部沉頭孔的作用是容納切屑。
( √)18、對于同一G代碼而言,不同的數(shù)控系統(tǒng)所代表的含義不完全一樣,但對于同一功能指令(如公制/英制尺寸轉(zhuǎn)換,直線/旋轉(zhuǎn)進給轉(zhuǎn)換等)則與數(shù)控系統(tǒng)無關(guān)。
( ×)19、尺寸公差,形狀和位置公差是零件的幾何要素。
( × )20、磨削加工可以獲得較高的精度和較細的表面粗糙度。
二、選擇題
1、鉆削時的切削熱大部分由( B )傳散出去
A、刀具 B、工件 C、切屑 D、空氣
2、選擇加工表面的設計基準作為定位基準稱為(C )。
A、基準統(tǒng)一原則 B、互為基準原則 C、基準重合原則 D、自為基準原則
3、有些高速鋼銑刀或硬質(zhì)合金銑刀的表面涂敷一層Tie或Tin等物質(zhì),其目的是(B )。
A、使刀具更美觀 B、提高刀具的耐磨性 C、切削時降低刀具的溫度 D、抗沖擊
4、材料是鋼,欲加工一個尺寸為6F8深度為3mm的鍵槽,鍵槽側(cè)面表面粗糙度為Ra1.6,最好采用( C )。
A、Φ6鍵槽銑刀一次加工完成 B、Φ6鍵槽銑刀分粗精加工兩遍完成
C、Φ5鍵槽銑刀沿中線直一刀然后精加工兩側(cè)面
D、Φ5鍵槽銑刀順銑一圈一次完成
5、銑削外輪廓。為避免切入/切出產(chǎn)生刀痕,最好采用( B )。
A、法向切入/切出 B、切向切入/切出 C、斜向切入/切出 D、直線切入/切出
6、主軸轉(zhuǎn)速n(r/min)與切削速度v(m/min)的關(guān)系表達式是( C )。
A、n=πvD/1000 B、n=1000πvD C、v=πnD/1000 D、v=1000πnD
7、通常用球刀加工比較平滑的曲面時,表面粗糙度的質(zhì)量不會很高。這是因為( D )造成的。
A、行距不夠密 B、步距太小 C、球刀刀刃不太鋒利
D、球刀尖部的切削速度幾乎為零
8、按一般情況,制作金屬切削刀具時,硬質(zhì)合金刀具的前角( C )高速鋼刀具的前角。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平行于
9、絕大部分的數(shù)控系統(tǒng)都裝有電池,它的作用是(B )。
A、是給系統(tǒng)的CPU運算提供能量,更換電池時一定要在數(shù)控系統(tǒng)斷電的情況下進行
B、在系統(tǒng)斷電時,用它儲存的能量來保持RAM中的數(shù)據(jù),更換電池時一定要在數(shù)控系統(tǒng)斷電的情況下進行
C、為檢測元件提供能量,更換電池時一定要在數(shù)控系統(tǒng)斷電的情況下進行
D、在突然斷電時,為數(shù)控機床提供能量,使機床能暫時運行幾分鐘,以便退出刀具,更換電池時一定要在數(shù)控系統(tǒng)斷電的情況下進行
10、在立式銑床上利用回轉(zhuǎn)工作臺銑削工件的圓弧面時,當找正圓弧面中心與回轉(zhuǎn)工作臺中心重合時,應轉(zhuǎn)動(C )。
A、工作臺 B、主軸 C、回轉(zhuǎn)工作臺 D、縱向手輪
11、在數(shù)控銑刀的( A )內(nèi)設有自動拉退裝置,能在數(shù)秒鐘內(nèi)完成裝刀,卸刀,使換刀顯得較方便。
A、主軸套筒 B、主軸 C、套筒 D、刀架
12、為保障人身安全,在正常情況下,電氣設備的安全電壓規(guī)定為( B )。
A、42V B、36V C、24V D、12V
13、選擇粗基準時,重點考慮如何保證各加工表面( D )使不加工表面與加工表面間的尺寸,位置符合零件圖要求。
A、對刀方便 B、切削性能好 C、進/退刀方便 D、有足夠的余量
14、周銑時用( A )方式進行銑削,銑刀的耐用度較高,獲得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值較小。
A、對稱銑 B、逆銑
15、在數(shù)控加工中,刀具補償功能除對刀具半徑進行補償外在用同一把刀進行粗、精加工時,還可進行加工余量的補償,設刀具半徑為r,精加工時半徑方向的余量為△,則最后一次粗、精加工走刀的半徑補償量為( A )。
A、r+△ B、r C、△ D、2r+△
16、數(shù)控機床切削精度檢驗( C ),對機床幾何精度和定位精度的一項綜合檢驗。
A、又稱靜態(tài)精度檢驗,是在切削加工條件下;
B、又稱動態(tài)精度檢驗,是在空載條件下;
C、又稱動態(tài)精度檢驗,是在切削加工條件下;
D、又稱靜態(tài)精度檢驗,是在空載條件下;
17、數(shù)控機床一般采用機夾刀具,與普通刀具相比機夾刀具有很多特點,但( A )不是機夾刀具的特點。
A、 刀具要經(jīng)常進行重新刃磨
B、 刀片和刀具幾何參數(shù)和切削參數(shù)的規(guī)范化,典型化
C、 刀片及刀柄高度的通用化,規(guī)則化,系列化
D、 刀片及刀具的耐用度及其經(jīng)濟壽命指標的合理化
18、磨削薄壁套筒內(nèi)孔時夾緊力方向最好為( D )。
A、徑向 B、傾斜方向 C、任意方向 D、軸向
19、數(shù)控系統(tǒng)的報警大體可以分為操作報警,程序錯誤報警,驅(qū)動報警及系統(tǒng)錯誤報警,某個數(shù)控車床在啟動后顯示“沒有Z軸反饋”這屬于( C )。
A、操作錯誤報警 B、程序錯誤報警 C、驅(qū)動錯誤報警 D、系統(tǒng)錯誤報警
20、銑削加工時,為了減小工件表面粗糙度Ra的值,應該采用( A )。
A、順銑 B、逆銑 C、順銑和逆銑都一樣 D、依被加工表面材料決定
21、測量反饋裝置的作用是為了( C )。
A、提高機床的安全性 B、提高機床的使用壽命
C、提高機床的定位精度、加工精度 D、提高機床的靈活性
22、砂輪的硬度取決于(B )。
A、磨粒的硬度 B、結(jié)合劑的粘接強度 C、磨粒粒度 D、磨粒率
23、用高速鋼鉸刀鉸削鑄鐵時,由于鑄鐵內(nèi)部組織不均引起振動,容易出現(xiàn)(C )現(xiàn)象。
A、孔徑收縮 B、孔徑不變 C、孔徑擴張
24、滾珠絲杠副消除軸向間隙的目的主要是( C )。
A、減小摩擦力矩 B、提高使用壽命 C、提高反向傳動精度 D、增大驅(qū)動力矩
25、通常夾具的制造誤差就是工件在該工序中允許誤差的(C )。
A、1-3倍 B、1/10-1/100 C、1/3-1/5 D、等同值
26、采用固定循環(huán)編程可以( B )。
A、加快切削速度,提高加工質(zhì)量 B、縮短程序的長度,減少程序所占的內(nèi)存
C、減少換刀次數(shù),提高切削速度 D、減少吃刀深度,保證加工質(zhì)量
27、數(shù)控銑床的刀具補償功能,分為(B )和刀尖圓弧半徑補償
A、刀具直徑補償 B、刀具長度補償 C、刀具軟件補償 D、刀具硬件補償
28、位置精度較高的孔系加工時,特別要注意孔的加工順序的安排,主要是考慮到( A )
A)坐標軸的反向間隙 B)刀具的耐用度 C)控制振動 D)加工表面質(zhì)量
29、在傳統(tǒng)加工中,從刀具的耐用度方面考慮,在選擇粗加工切削用量時,首先應選擇盡可能大的( A )從而提高切削效率
A、背吃刀量 B、進給速度 C、切削速度 D、主軸轉(zhuǎn)速
30、采用球頭刀銑削加工曲面,減小殘留高度的辦法是(C )
A、減小球頭刀半徑和加大行距 B、減小球頭刀半徑和減小行距
C、加大球頭刀半徑和減小行距 D、加大球頭刀半徑和加大行距
31、數(shù)控機床主軸錐孔的錐度通常為7:24,之所以采用這種錐度是為了( C )。
A、靠磨擦力傳遞扭矩 B、自鎖 C、定位和便于裝卸刀柄 D、以上幾種情況都是
32、下列說法哪個是正確的(B )
A、 標準麻花鉆頭的導向部分外徑一致,即外徑從切削部分到尾部直徑始終相同
B、 標準麻花鉆頭的導向部分外徑有倒錐量即外徑從切削部分到尾部逐漸減小
C、 標準麻花鉆頭的導向部分外徑有倒錐量即外徑從切削部分到尾部逐漸加大
D、 標準麻花鉆頭的導向部分外徑一致,在尾部的夾持部分有莫氏錐度
33、鏜削橢圓孔時,將立銑頭轉(zhuǎn)過-α角度后利用進給來達到( B )。
A、工作臺垂直向進給 B、主軸套筒進給 C、工作臺橫向進給
34、閉環(huán)控制系統(tǒng)直接檢測的是( C )。
A)電機軸轉(zhuǎn)動量 B)絲杠轉(zhuǎn)動量 C)工作臺的位移量 D)電機轉(zhuǎn)速
35、銑削平面零件的外表面輪廓時,常采用沿零件輪廓曲線的延長線切向切入和切出零件表面,以便于( D )
A、提高效率 B、減少刀具磨損 C、提高精度 D、保證零件輪廓光滑
36、FANUC系統(tǒng)中準備功能G81表示( B )循環(huán)。
A、取消固定 B、鉆孔 C、鏜孔 D、攻螺紋
37、短V形架對圓柱定位,可限制工件的( A )自由度。
A、二個 B、三個 C、四個 D、五個
38、采用削邊銷而不采用普通銷定位主要是為了(A )。
A、避免過定位 B、避免欠定位 C、減輕質(zhì)量 D、定位靈活
39、銑刀直徑選得大些可( A )。
A、提高效率 B、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 C、容易發(fā)生振動 D、A、B、C
40、當用G02/G03指令,對被加工零件進行圓弧編程時,下面關(guān)于使用半徑R方式編程的說明不正確的是(C )。
A、整圓加工不能采用該方式編程 B、該方式與使用I、J、K效果相同
C、大于180°的弧R取正值 D、R可取正值也可取負值,但加工軌跡不同